中国黑龙江省五大古建筑:5、阿城清真寺,4、大城子古城址
零下三十度,黑龙江的风像刀子,可它没刮走这些老房子的魂。 昨天刷到省博直播,说阿城清真寺的望月楼要修,评论区一堆“东北还有清真寺?”我直接甩出一张去年拍的照片,楼尖儿戳雪里,像给白馒头插了根蜡烛,谁敢信那是乾隆年间盖的?
零下三十度,黑龙江的风像刀子,可它没刮走这些老房子的魂。 昨天刷到省博直播,说阿城清真寺的望月楼要修,评论区一堆“东北还有清真寺?”我直接甩出一张去年拍的照片,楼尖儿戳雪里,像给白馒头插了根蜡烛,谁敢信那是乾隆年间盖的?
当我们谈论一座古老建筑时,往往关注它的历史、风格和文化传承,但实际上,它的生命线远不止于此。
《公告》中称,为配合上新时代文化街区开街,山东古建筑博物馆于2025年10月1日—8日免费开放,期间观众朋友热情高涨,当前场馆仍在系统提升改造中,部分工程未完工,且配套设施尚不健全,考虑到观众的安全和参观体验,场馆修缮期间暂不开放,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。(济南
当刘芳菲站在应县木塔下仰头惊叹时,镜头扫过那些层层叠叠的木质构件,弹幕里飘过满屏的"不明觉厉"。这座不用一颗钉子的千年木塔,藏着比乐高积木更精妙的几何密码——54种斗拱像变形金刚般组合,让梁思成当年测绘时直呼"结构绝技"。
“古镇内多为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建筑,防火安全至关重要,大家进入古镇时勿携带火种。”在贺州市黄姚古镇,一场以防火知识进“文化历史古镇”的主题宣传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。
天呐!提起上海,你是不是只想到外滩的璀璨夜景、东方明珠的摩登身影?但你知道吗?这座繁华都市的角落里,藏着一片惊人“古董宝藏”——崇明学宫!它占地超广,比豫园整整大3倍,格局设计堪比迷你版紫禁城,免费对外开放,已经屹立400年风雨不倒。逛它,像穿越回了明清盛世,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太原10月31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)10月30日,首届山西青少年古建筑文化季“古建筑·新青年”主题创意展开展,本次展览精心遴选出的79件青年作品,包括精巧的古建模型、精美的书画摄影与新颖的文创设计,集中呈现山西青年对古晋风华的当代解
2024年9月,意大利首都罗马遭遇强风暴侵袭,作为当地著名地标的君士坦丁凯旋门,意外被闪电击中而受损。这座公元315年为纪念帝国统一而建的瑰宝,扛过了战乱与岁月侵蚀,却在雷击中显露出致命破绽。当1700年的历史建筑敌不过一场雷击,这道闪电撕开的何止是石块——
话不多说,继续来分享我的古建之旅,这一站晋城的泽州岱庙,虽然号称是泰山以外唯一的岱庙,但其实来这里的游客并不多,大部分都是资深的游客,或者自驾游朋友顺路过去看一下。但可不要因为这样就忽略了这里,泽州岱庙真的很值得一去。
青砖黛瓦的古建筑群静卧于山水绿荫之间,阳光穿过屋瓦缝隙,在地面投下斑驳光影。古建筑旁,一位八旬老人正指挥工人铺设地面,不时俯身亲手调试,神情中透着一股执拗的认真。他,就是倾尽8000余万元家财,耗时16年,让42座明清古民居重获新生的全州村民唐以金。
刘芳菲穿着那件看起来像是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尼子大衣,站在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的台阶上。
10月19日上午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山西青少年古建筑文化季”主题快闪活动,在承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汾酒博物馆及汾酒老作坊内精彩上演。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山西省委主办,旨在通过青春洋溢的艺术形式,唤醒青少年对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,传承与弘扬三晋大地的千年文脉。
英国摄影师 Michael Rhys Card 立即被独特的屋顶和瓦片色彩所吸引。他赞叹道:“这里的色彩与我以往所见截然不同。我迫切希望借助国际媒体平台,将如此深厚的文化展现给全球观众。”
何为田野考察?要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境中去,以参与观察和具体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,并通过这些资料分析,来理解研究对象。如此,我也算得上是个人的田野考察了。没有做好充分准备,也不知道做什么准备,背上我的白色帆布包,装上手机,便出发了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第一
横店自从答应韩剧来取景之后,韩剧便开始了各种偷文化的操作,他们不仅在横店的古建筑上挂韩文,而且还自己搭景,以此来混淆视听,再加上横店此前还允许韩国人来横店学院学习中式妆造,可以说,现在横店是彻底慌了,因为如今是网络时代,这些事情已经不是秘密了,很难想象,如果在
秋日的汾阳,在中国汾酒城厚重与灵动的建筑空间里,一场关于时间、文化与青春的对话正悄然发生。9月25日,2025年山西青少年古建筑文化季主题沙龙在这里举行。
从2014年尝试手机摄影创作起,缪德杰已拍摄2000多张黄鹤楼的照片。“在不同时间点,从不同角度拍摄,黄鹤楼会有不同的美。”缪德杰说。
“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。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”唐朝诗人杜甫的千古名句,定格了洞庭湖的浩渺,也道出岳阳楼的雄伟。
中国的古建筑,是承载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与哲学的文化瑰宝。但对普通游客来说,要“读懂”这些体量庞大、结构复杂的建筑并不容易。因此,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古建筑领域虽然底蕴深厚,却一直是文博热潮中的“冷门”。
作为福建省首座“民办公助”新型大学,从2022年5月第一铲土,到9个月后全面封顶的“福耀速度”,再到如今第一批新生入学,这片由同济设计(TJAD)设计、中建三局承建的校园,从此有了心跳与脉搏。